首页
搜索 搜索
当前位置:快讯 > 正文

视频|南昌公示水网建设规划 构建现代水网体系

2023-06-03 09:29:21 江南都市报
00:32

文/江南都市报全媒体记者高译丹


(资料图片)

“2035年市级骨干水网基本建成”“2035年南昌市人口总量达到800万人”“2035年南昌市GDP达到1.55万亿元”……作为全省第一批水网先行市之一,近日,南昌公示《南昌市水网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提出一系列水网建设目标,充分发掘区域水资源供给潜力,优化人口与水、土等生产生活要素的匹配关系,构建集流域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防洪减灾、水生态系统保护等功能于一体的南昌现代水网体系。

2035年基本建成市级骨干水网

《规划》明确了未来的规划范围、目标,规划范围为南昌市行政辖区范围,国土面积7195km2,规划工作分析范围拓展到赣江新区及南昌市周边地市。现状基准年2020年,规划水平年2035年,展望2050年。

《规划》提出,为围绕构建适应未来城市要求和水利高质量发展的形势,按照“一张网、全覆盖、统一规划、统筹建设”,构建上下衔接的水网体系,打造市县联动、城乡融合、协同推进的水网建设“南昌模式”,到2035年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相适应的市级骨干水网基本建成,水安全保障能力显著提升。紧紧围绕水网建设目标,以引调排水工程为通道,以控制性调蓄工程为结点,以智慧化调控为手段,构建集流域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防洪减灾、水生态系统保护等功能于一体的南昌现代水网体系。

发挥水资源对产业发展的作用

至2035年,南昌市GDP达到1.55万亿元

《规划》要求,围绕南昌市“一核一带两翼,一湖两屏五田”市域空间结构,以水资源刚性约束为指引,科学优化城市发展规模和建设空间走向,引导周边人口适当聚集,实现城镇化良性发展。至2035年,南昌市城镇化率由现状年的78.1%提升至85.3%,城镇体系基本完善。

为充分发掘区域水资源供给潜力,提升水资源承载能力,促进城乡生产、生活条件改善,优化人口与水、土等生产生活要素的匹配关系,《规划》提出,以人口的合理增长和有序流动,支撑城镇化健康发展和相关产业良性循环。根据历史人口发展规律与未来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结合最新人口政策,南昌市常住人口将保持较快增速,2035年南昌市人口总量达到800万人,其中城镇人口682万人,农村人口118万人。

同时,《规划》明确,要合理利用水价的杠杆作用,积极推进产业布局和生产方式向集约化、高端化、绿色化转变。至2035年,南昌市经济仍将维持较快增长,GDP达到1.55万亿元,其中工业增加值0.45万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持续优化,由现状年的4.1:46.6:49.3调整为2.5:40.2:57.3。

加快实施一批水网骨干工程

总投资576.85亿元

《规划》综合考虑水网建设重点、区域辐射带动、项目前期工作等,加快实施一批事关全局、事关民生、事关长远的水网骨干工程,总投资576.85亿元。包括赣江抚河下游尾闾综合整治工程,堤防达标与提质增效工程,南昌市中心城区防洪排涝工程,环梅岭水资源配置工程,赣江尾闾灌区工程,南昌市中心城区供水保障能力提升工程,安义县潦河综合整治工程,象湖水系综合整治工程,南昌市数字孪生水利工程。

其中,《规划》建设堤防达标与提质增效工程,围绕南昌市经济社会发展布局,针对大南昌都市圈、赣抚平原农产品主产区等防洪安全保障要求,考虑未来区域城镇化建设、人口聚集、产业发展,分类分级开展重点圩堤、一般圩堤、单退圩堤建设与提质增效,确保南昌市重点地区防洪安全。项目已纳入《鄱湖安澜百姓安居工程总体方案》且《鄱阳湖区重点圩堤达标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正在编制,项目总投资157.22亿元。

《规划》还结合南昌市海绵城市建设,推进南昌市中心城区防洪排涝能力达标建设。结合南昌市海绵城市试点建设,按照充分考虑区域暴雨洪水 特点、城市发展定位、河流水系分布、江河防洪工程建设等,以河道及堤防、防洪水库为依托,统筹局部与整体、防洪与排涝、 城区与涝区等关系,加快推进防洪排涝体系建设,全面增强城市防洪排涝能力。目前正在编制《南昌市城市防洪排涝规划》,项目总投资56.50亿元

值班编辑:周章云

值班审核:金路遥

值班编委:朱晓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