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资讯丨科学选育新良种|眉山彭山水稻新组合筛选试验播下丰收希望
央广网成都5月23消息经过前期翻耕,捞草、施肥、平田等一系列准备措施后,日前,眉山市彭山区谢家街道的仲衍种业科研育种基地(彭山)试验田开始进行“洁田稻”系列新组合、新材料筛选试验移栽插秧。刚移栽的秧苗郁郁葱葱,秧苗间插着一排排黄色、白色的塑料小牌,上面标记着不同的数字代码,这些都是2023年新组配测试的的水稻新组合、新材料,预计今年9月将进行田间收获测产和田间农艺性状评价。
村民正在进行水稻新组合品比实验移栽(央广网发 翁光建摄)
插秧现场,工人们有序分组、相互配合,有的对田块进行小区划分,有的按照小区划分标记进行移栽。几天内,这200余个水稻新组合、新材料将通过这种最传统的方式全部移栽到水稻试验田中。
【资料图】
为什么不用便捷的机插秧,而要费时费力的人工移栽?
“科研育种水稻移栽完全不同于水稻大田生产,首先是新组合、新材料的种子量很少,个别种子可能只有几十到一两百克不等,完全不能进行机插秧的育秧,其次是新组合、新材料的观察筛选需要的是多点次、多生态区域的筛选而不是某一个生态区的大面积筛选,同一生态区域需要的筛选面积很小,所以不能使用机插秧来操作;今年我们在彭山基地一共要进行260多个水稻新组合、新材料的观察筛选和展示试验,秧苗都必须一一严格按照分小区、分品种特性进行移栽,只有人工插秧才能完美解决。”该基地负责人告介绍,移栽密度是影响水稻生长的一个重要指标,苗数过多、过密或过稀都会带来误差,影响试验的准确性,来不得一丝马虎。
村民正在进行水稻新组合品比实验移栽(央广网发 翁光建摄)
据悉,仲衍种业科研育种基地(彭山)在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核技术研究所、成都市农林科学院、深圳洁田模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科研单位协作下,与彭山区政府联合建设,主要开展各类农作物新品种材料创制、组合鉴定、区域试验、示范展示、制种生产技术探索、新材料扩繁等工作,是目前川内规模最大的“洁田稻”育种攻关科研基地。
“目前,我们基地扩繁、鉴定、展示水稻新组合、新材料260余份。2022年仲衍种业依托彭山科研育种基地已审定杂交水稻1个,洁田系列水稻1个,2023年预估可审定洁田系列水稻5个。”该负责人介绍,“洁田稻”的核心价值在以较低的成本防除大多数直播稻田中杂草的同时,有效解决落地杂谷、杂稻问题。简化种稻过程,降低现有水稻种植田的成本,可以提高水稻产量,保证稻米品质。
村民正在进行水稻新组合品比实验移栽(央广网发 翁光建摄)
据了解,水稻直播的杂草防控是最大的技术障碍,而“洁田稻”与配套除草剂的使用,既能降低化学除草的区险,也能降低用药成本(减少除草剂的施药次数和用量)、有效地防除杂草和“落粒谷”,避免杂草稻、稆稻对水稻的危害,并能提高稻谷商品性。“洁田水稻可有效改变传统的耕作方式,减少农业生产的投入,为农户节本增效120-300元/亩,省工节支增收效果显著。”彭山区农业农村局种子站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这些试验,一方面为国家和四川省级水稻品种审定提供科学依据,另一方面示范展示优新良种,为当地调优品种种植结构,提质增效提供技术服务。插秧只是水稻育种科研过程中的一个环节,下一步,科研基地相关工作人员还将加强田间管理,做好观察记载等工作。
近年来,彭山区积极推进地企合作,共同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农业实验基地等,发挥现代农业的科研、示范带动功能,让农户种上好粮、鼓起“钱袋子”,让群众饭碗端得更牢、吃得更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