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搜索
当前位置:快讯 > 正文

五区共兴走成都平原经济区丨山水相依处 星月同辉时

2023-06-21 11:32:05 锦观新闻
04:25

城市灯光,呈现着人类在地球上的分布,也衡量着城市文明的进程。

四川,踞中国版图之西南,扼浩浩长江之要津。夜间卫星遥感图上,四川盆地以西,以成都为核,光晕逐渐向外扩散。星星点点的光,连线成面,构成一整片闪亮的灯光带。


(资料图片)

地理上,这里是成都平原——滚滚岷江自青藏高原奔腾而下,穿高峡,闯幽涧,一路南行汇入长江。干支纵横,河网密布,沃土厚植,孕育出雄奇壮美的蜀地,山水相依的城市。

规划上,这里是成都平原经济区——成都、德阳、绵阳、遂宁、乐山、雅安、眉山、资阳。8座城市,共同组成了四川产业基础最好、经济发展最活跃、创新能力最强、开放程度最高的区域。

“产业和人口向优势区域集中,形成以城市群为主要形态的增长动力源,进而带动经济总体效率提升,这是经济规律。”

恰似宣纸点墨,水墨就会自然扩散形成渲染。以成都为圆心,协同创新、产业协作、错位分工、公服共享……如一圈圈涟漪荡漾开去。

内圈,成都、德阳、眉山、资阳,作为成都都市圈的成员,正携手迈向动能更充沛的现代化都市圈。

外圈,绵阳、乐山、遂宁、雅安,立足各自的资源禀赋与区域优势,不断强化与“内圈”联动融合发展,走向全域一体化。

迈入新时代,中心城市和城市群逐渐成为承载人口经济发展要素的主要空间形式。推动“五区共兴”,成都平原经济区如何发挥好“主引擎”作用?

8座城市,如何在经济共生中携手共进,形成一体化的有机发展整体,为治蜀兴川集聚能量,又如何在彼此协同中因地制宜,形成自身的鲜明特色?

带着这些问题,我们踏上了成都平原经济区,在一路行进中探寻答案。

近水楼台

车在奔驰。天府大道,北至德阳,南接眉山,这条全球最长的城市中轴线,现下仍在延伸。天府国际金融中心、兴隆湖、青白江国际物流园、三星堆博物馆……从这条主轴经过的地标就能看出,这是成都平原经济区内,最醒目的经济大通道。

道路一马平川,采访车一路向南。窗外,“成都天府新区欢迎您”与“眉山天府新区欢迎您”两个巨大的路标相隔百米,两两相望。一个多小时的车程,采访组便来到了眉山境内,同样的观感,也出现在随后的德阳、资阳之行中。采访点位多,话题探讨深,但三地的采访,都可以“当天打来回”。如果乘坐轨道交通,时间更可缩短到半小时内。

通达则地盛。当下,成都都市圈日开行动车134对、日均客流3.5万人次,14条跨市域公交线路稳定开行,2000多万人得以享受“1小时通勤”的自由。当城与城之间的边界概念逐渐模糊,带来的却是城市功能的放大、城市潜力的拓展,以及更多的融通空间。

北往。三线建设曾为德阳积累下雄厚的工业基础,如今,立足于成德比较优势的产业互动新格局正在生成。电子元件产业链的龙头企业三环集团在两地完成“研发+生产”布局:成都有研究院,德阳有制造厂,“依靠成都的人才资源与德阳的制造底蕴,我们正努力实现产业链本地配套的内循环。”三环集团的工作人员说。推动产业协作强链补链,目前,已有700余家成德企业实现产业配套。

南行。在以“服务成都、依靠成都、融入成都”为战略牵引的眉山,成都干部来眉山市挂职交流已成为长效机制。去年5月,陈秦从成都顶岗锻炼任眉山市商务局副局长。一年时间,她将成都打造美食品牌,提振消费的有效经验与眉山实际结合,取得不俗成效。干部交流之外,校校合作、教师互派以及医联体、专科联盟等方式,也实现了教育医疗跨市配置。眉山市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成都的优质资源。

东向。距离成都天府国际机场18公里,资阳正将临空东风变成腾飞动力。在全国最大口腔装备材料产业集聚地——中国牙谷,已入驻全球口腔行业100强企业12户。新骅光医疗科技集团资阳口腔产业园执行总监陈正军说起临空红利很是激动,“得益于新机场的距离优势,我们的物流成本足足降低了一半。”

成德眉资,在这些离成都最近的城市采访,我们最深的感受是这些城市并不担心所谓的“虹吸效应”,而是以开放的心态充满自信地“加入群聊”。因为每座城市都深知“近水楼台先得月”,取长补短,从根本上解决“产业同质竞争、项目重复建设、空间批量生产”的粗放型发展模式,进而显现规模化经济的优势。

成德眉资,如同一朵花上的花瓣,瓣瓣不同,却瓣瓣同心。

群星闪烁

岷江行至中游,我们从资阳进入乐山。在这里,江水于城市北面稍作停留后,便在凌云山下揽入青衣江、大渡河,随后携手奔向长江。三江汇流处,修建于唐代的乐山大佛,历经千年仍庄严矗立。

在游船上凭江而望,江风清凉拂面。乐山市文旅局宣传推广科科长周玲玲拿出了“五一”期间的旅游统计数据——省外游客占比58.6%,省内游客占比41.4%,“其中成都为省内第一,占省内游客比重为34.8%。”

共推“成都—乐山”短途线路、共建“都市圈岷江美食走廊”……乐山与成都都市圈正展开深入合作和互动,其原因不言而喻:大型中心城市和都市圈正成为消费的增长极。2022年末,成都都市圈常住人口达到2996万人——这是一个有巨大潜力的文旅市场。

离开乐山,进入绵阳——中国唯一的科技城。这座城市,总是离不开耳熟能详的长虹、九洲。无论是C919国产大飞机,还是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背后都有“科技城造”产品提供助力。

发挥区域协同创新主引擎作用,这是采访中绵阳干部企业对自身定位的共识。

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内,更为人熟知的提法,是成渝绵“创新金三角”。超前布局基础前沿研究,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绵阳,更积极承接着成都智慧家居、生物制药等产业转移。

遂宁,与成都、重庆等距,是东进重庆,西入四川的第一门户。地处成渝之心,全面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是遂宁的首位战略。

突出产业发展特色,遂宁定位于锂电之都,差异化发展锂电产业。当地相关部门给出的一组数据显示,2022年,其锂电产业规模突破580亿元,今年一季度,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76.6%。

雅安,在“天府之肺”“熊猫故乡”等标识之外,大数据产业成为新的赛道。得益于优渥的水电资源和蕴藏的风、光电资源,清洁能源顺势转化为发展动能。

多项优势叠加,中国·雅安大数据产业园已成为全省单体规模最大、标准最高、性价比最优的数据中心。“成都以及全国的很多数字公司都在这里落户,《哪吒之魔童降世》《流浪地球2》《长津湖》等电影,都是在这里做的后期渲染。”雅安数字经济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朱焰豪如数家珍。

一路走过,各地特色鲜明:乐山文旅资源突出,绵阳以集聚创新资源立身,遂宁锚定锂电久久为功,雅安在“三雅”之外发力“雅云”……

联动成都都市圈,融入双城经济圈,“外圈”4座城市,在各自的区位优势、资源禀赋、特色产业上寻找契合的机遇,唱响“共兴”的旋律。

如同烁烁群星,每一颗都有属于自己的星轨,却又一起组成亮眼的星座,映衬同一片天空。

星月同辉

地理,是文明演进,经济发展的关键变量。

中国大地,被巍峨浩荡的山川河流和跌宕起伏的历史文化划分成各具特色的自然与行政区域,形成参差不齐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千万年前的地壳运动,造就了四川东西落差近7000米的独特地貌。时空传承与气候风物,也塑造了四川曾经“月明星稀”的经济地理。

1994年,成都获批设立副省级城市,3年后,300多公里外的重庆直辖。此后多年,四川盆地的卫星图上,成都和重庆两座城市灯火通明,很多中小城市灯光则稍显黯淡,找不到自身的存在感。

过去十几年,各城市群依靠强省会策略,使得城镇化不断发展突破。而在城镇化率已经超过65%的今天,中国城市的发展程度已不再简单依靠城镇化,而是依靠城市群来衡量,这正是区域协调发展的应有之义。

“更平衡、更协调、更包容”——此次行走越是深入,这样的感受就愈发明显。在中心城市做大做强,外围城市不断接受中心城市产业外溢,并分工协同中,一种有别于过往的全新城市格局和生态——“星月同辉”正在成为事实。

2012年,成都经济总量突破8000亿元,全省“过千亿”的市(州)个数仅8个。2022年,成都经济总量首次跨入两万亿元,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居第3位,在其之后,绵阳站稳3000亿元台阶,德阳、乐山均站上2000亿元,全省千亿市(州)已达16个。

历史的坐标中,蜀地山川险阻、地形多变,但古代先民筚路蓝缕,从很早起就与周边地区,以至黄河流域、长江中下游发生了联系,天府之国的繁华,正在于成都平原城市的阡陌交通,同气连枝。

世界的维度上,全球经济格局东升西降,“双循环”为经济结构跃升和发展方式转变注入了战略势能。告别单打独斗,集聚更强力量,以超大城市为代表的都市圈和城市群更需共生互动,携手共兴。

“当前我国已基本形成‘中心城市—都市圈—城市群’的城镇化主体形态。五大城市群形成钻石形发展格局,成渝城市群是这个第一梯队的重要支点。”清华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执行副院长尹稚说。

城市集群,攥指成拳,无论成都都市圈城市、成都平原经济区城市,还是双城经济圈城市,都在共同照亮巴蜀大地。

立足新时代,迈步新征程,在服务国家参与世界竞争的同时,成渝也在与京津冀、长三角、大湾区、长江中游多区协同,进一步激发中国以及世界经济的发展潜能。

这是“共兴”在更高层次、更大范围上的意义所在。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张魁勇 侯初初 马玉宝 钟文 蔡宇 李菲菲 摄影 曾书睿 刘阳 视频 曾书睿 责任编辑 何齐铁